王彰 魏源 金濂 石璞(王卺) 罗通 罗绮(张固) 张瑄 张鹏李裕
王彰,字文昭,郑人。洪武二十年举于乡,补国子生。使山东平籴,以廉干称,擢吏科源士。逾年,革源士,改给事中,累迁山西左参政。
永乐五年召为礼部侍郎。父丧,服除,改户部。陕西大疫,奉使祀西岳。新安民鬻子女偿赋。彰奏为蠲除,赎还所鬻。改右副都御史。
陕西佥事马英激肃州番为变,杀御史及都指挥。彰劾英,置极典。又劾御史陈孟旭受赇枉法、文献盗银课、及金吾指挥李严逐母不养,皆坐死。他所论劾甚众。十一年从帝北巡。彰有母年八十余矣,命归省,赐其母冠服金币。谕之曰:“君子居官不忘亲,居家不忘君。凡所过,民安否,吏贤不肖,悉以闻。”彰还,奏事称旨。久之,进右都御史。
十九年,帝遣廷臣二十六人巡抚天下,彰与给事中王励往河南。终明世,大臣得抚乡土者,彰与叶春而已。河南水灾,民多流亡,长吏不加恤。彰奏黜贪刻者百余人,罢不急之征十余事。招复流民,发廪振贷,多所全活。还朝,命督饷北征。仁宗即位,河溢开封,命彰与都指挥李信往振恤。
宣德元年五月,命彰自良乡抵南京巡抚军民。寻以所言率常事,降敕切责,令详具利病以闻。复谕侍臣曰:“两京相距数千里,驿使往来为扰,或遘水旱,小民失所,朝使还及御史巡历皆不以告,故遣彰往视。今所奏多细故。大臣如此,朕复何望!卿等当悉朕意,君臣同体,勿有所疑。”寻召还,命与都督山云巡山海至居庸诸关隘。逾二月还,奏将士擅离者,帝命逮治。遂命兵部三月一遣御史、给事中点阅。明年四月卒于官。
彰严介自持,请托皆绝,然用法过刻。其母屡以为言,不能改。时刘观为左都御史。人谓“彰公而不恕,观私而不刻”云。
魏源,字文渊,建昌县人。永乐四年进士。除监察御史。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。奏减浙东濒海渔课。巡按陕西。西安大疫,疗活甚众。奏言:“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,足支十年。今民疫妨农,请输钞代两税之半。”从之。凉州土寇将为变。亟请剿,乱遂息。两遭丧,俱起复。洪熙元年出为浙江按察副使。
宣德三年召署刑部右侍郎。五年,河南旱荒,民多转徙。帝以源廉正有为,命为左布政使,俾驰驿之任。时侍郎许廓往抚辑,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。源与廓、昌祺发仓廪,免逋赋杂役,流民渐归。雨亦旋降,岁大丰。居三年,召还,授刑部左侍郎。明年,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。帝以源江西人,命抚之,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。未至,官军擒九旭,因命二人采木四川,兼饬边务。
英宗即位,进尚书。正统二年五月命整饬大同、宣府诸边,许便宜行事。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,杨洪副之,劾万全卫指挥杜衡戍广西。明年奏大同总兵官谭广老,帝命黄真、杨洪充左右参将协镇,诸将肃然。按行天城、朔州诸险要,令将吏分守。设威远卫,增修开平、龙门城,自独石抵宣府,增置墩堠。免屯军租一年,储火器为边备,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。寻以宣、大军务久弛,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,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。朝廷以谦方抚山西、河南,不听。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,合疏劾之。且言源为御史尝犯赃,乃冒领诰命。帝以源有劳,置不问。事竣还朝,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。智以闻,诏两责之。
岁旱,录上疑狱,且请推行于天下,报可。旋坐决狱不当,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。得宥,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,不言其内乱事,与三司官皆系诏狱。累月,释还职。
源在刑部久,议狱多平恕。陕西佥事计资言,武臣杂犯等罪,予半俸,谪极边。源以所言深刻,奏寝之。郎中林厚言禁刁讼、告讦及择理刑官、勘重囚务凭赃具四事,皆以源议得施行。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。八年致仕,卒。
金濂,字宗瀚,山阳人。永乐十六年进士,授御史。宣德初,巡按广东,廉能最。改按江西、浙江。捕巨盗不获,坐免。盗就执,乃复官。尝言郡县吏贪浊,宜敕按察司、巡按御史察廉能者,如洪武间故事,遣使劳赉,则清浊分,循良劝。帝嘉纳之。用荐迁陕西副使。
正统元年上书请补卫所缺官,益宁夏守兵,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,多议行。三年擢佥都御史,参赞宁夏军务。濂有心计,善筹画,西陲晏然。宁夏旧有五渠,而鸣沙洲、七星汉、伯石灰三渠淤。濂请浚之,溉芜田一千三百余顷。时诏富民输米助边,千石以上褒以玺书。濂言边地粟贵,请并旌不及额者,储由此充。六年诏佥都御史卢睿与濂更代。明年,睿召还,濂复出镇。寻加右副都御史,与睿代者再。
八年秋拜刑部尚书,侍经筵。十一年,安乡伯张安与弟争禄,诏逮治。法司与户部相诿,言官劾濂及户部尚书王佐,右都御史陈镒,侍郎丁铉、马昂,副都御史丁璿、程富等,俱下狱。数日,释之。
福建贼邓茂七等为乱,都督刘聚、都御史张楷征之,不克。十三年十一月大发兵,命宁阳侯陈懋等为将军往讨,以濂参军务。比至,御史丁瑄已大破贼。茂七死,余贼拥其兄子伯孙据九龙山,拒官军。濂与众谋,羸师诱之出,伏精兵,入其垒,遂擒伯孙。帝乃移楷讨浙寇,而留濂击平余贼未下者。会英宗北狩,兵事棘,召还。言者交劾濂无功,景帝不问,加濂太子宾客,给二俸。寻改户部尚书,进太子太保。
时四方用兵,需饷急,濂综核无遗,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,国用得无乏。未几,上皇还。也先请遣使往来如初,帝坚意绝之。濂再疏谏,不听。初,帝即位,诏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。濂檄有司,但减米麦,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。三年二月,学士江渊以为言,命部查理。濂内惭,抵无有。给事中李侃等请诘天下有司违诏故。濂恐事败,乃言:“银布丝帛,诏书未载,若概减免,国用何资?”于是给事中御史劾濂失信于民,为国敛怨,且讦其阴事。帝欲宥之,而侃与御史王允力争,遂下都察院狱。越三日释之,削宫保,改工部。吏部尚书何文渊言理财非濂不可,乃复还户部。濂上疏自理,遂乞骸骨,帝慰留之。东宫建,复宫保。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道冗食共十事。五年卒官,以军功追封沭阳伯,谥荣襄。
濂刚果有才,所至以严办称,然接下多暴怒。在刑部持法稍深。及为户部,值兵兴财诎,颇厚敛以足用云。
石璞,字仲玉,临漳人。永乐九年举于乡,入国学。选授御史。
正统初,历任江西按察使。三年坐逸囚,降副使。璞善断疑狱。民娶妇,三日归宁,失之。妇翁讼婿杀女,诬服论死。璞祷于神,梦神示以麦字。璞曰:“麦者,两人夹一人也。”比明,械囚趣行刑。未出,一童子窥门屏间。捕入,则道士徒也。叱曰:“尔师令尔侦事乎?”童子首实,果二道士匿妇槁麦中。立捕,论如法。在江西数年,风纪整肃,虽妇竖无不知石宪使者。
七年迁山西布政使。明年,以朝廷岁用物料,有司科派扰民,请于折粮银内岁存千两,令官买办,庶官用可完,民亦不扰。从之。
工部尚书王卺以不能屈意王振,十三年致仕去。璞为振所善,遂召为尚书。明年,处州贼叶宗留作乱,总兵官徐恭等往讨,以璞参其军事。师未至,宗留已为其党陈鉴胡所杀。巡抚张骥招降鉴胡,贼势稍息。璞等逗遛无功,为御史张洪等所劾,诏俟师旋以闻。
已而景帝嗣位,召还。论功,兼大理寺卿。寻出募天下义勇,还朝。会中官金英下狱,法司劾璞尝赂英,遂并下璞狱,当斩,特宥之。出理大同军饷。敌犯马营,命提督宣府军务。至则寇已退,还理部事。加太子太保,给二俸。
河决沙湾,命治之。璞以决口未易塞,别浚渠。自黑洋山至徐州,以通漕艘,而决口如故。乃命内官黎贤等偕御史彭谊助之。于沙湾筑石堤以御决河,开月河二,引水益运河以杀水势,决乃塞。璞还言:“京师盗贼多出军伍。间有获者,辄云‘粮饷亏减,妻孥饥冻故’。又闻两畿、山东、河南被灾穷民多事剽掠,不及今拊循,恐方来之忧甚于边患。口外守军,夜行昼伏,艰苦万状。今边疆未靖,宜增饷以作士气,乃反减其月粮,此实启盗误国之端,非节财足用之术。”帝深纳其言。沙湾复决,璞再往治之。以母忧归,起复。
六年改兵部尚书,与于谦协理部事。明年,湖广苗乱,命璞总督军务,与南和伯方瑛讨之。天顺元年以捷闻。召还,命致仕。既而论功,赐钞币。四年冬用李贤荐,召为南京左都御史。时璞已老聩,不能任事。七年为锦衣卫指挥佥事门达所劾罢,归卒。
王卺,郿人。永乐中乡荐,历山东左布政使,所至有惠政。正统六年入为工部侍郎,代吴中为尚书。归家十五年卒。
罗通,字学古,吉水人。永乐十年进士。授御史,巡按四川。都指挥郭赟与清军御史汪琳中交通为奸利,通劾奏,逮治之。三殿灾,偕同官何忠等极陈时政阙失。忤旨,出为交阯清化知州。
宣德元年,黎利反,王通战败,擅传檄割清化迤南畀贼。贼方围清化,通与指挥打忠坚守,乘间破贼,杀伤甚众。贼将遁而檄至,通曰:“吾辈杀贼多,出城必无全理,与就缚,曷若尽忠死。”乃与忠益固守。贼久攻不下,令降将蔡福说降,通登陴大骂。贼知城不可拔,引去。及还京,宣宗大奖劳之。改户部员外郎,出理宣府军饷。奏言:“朝议储饷开平,令每军运一石,又当以骑士护行,计所费率二石七斗而致一石。今军民多愿输米易盐,请捐旧例五分之二,则人自乐输,饷足而兵不疲。”帝可之。
正统初,迁兵部郎中,从尚书王骥整饬甘肃边务。从破敌于兀鲁乃还,以贪淫事为骥所觉。骥遣通奏边情,即疏通罪。下狱,谪广西容山闸官。已,调东莞河泊所官。九年,都督佥事曹俭荐其有文武才,乞收用。吏部执不可。
景帝监国,以于谦、陈循荐,起兵部员外郎,守居庸关。俄进郎中。帝即位,进右副都御史。也先犯京师,别部攻居庸甚急。天大寒,通汲水灌城,水坚不得近。七日遁走,追击破之。
景泰元年召还。时杨洪督京营,命通参军务兼理院事。言:“诸边报警,率由守将畏征调,饰诈以惑朝廷,遇贼数十辄称杀败数千。向者德胜等门外不知斩馘几何,而获官者至六万六千余人。辇下且然,何况塞外。且韩信起自行伍,穰苴拔于寒微,宜博搜将士中如信、苴者,与议军事。若今腰玉珥貂,皆苟全性命保爵禄之人,憎贤忌才,能言而不能行,未足与议也。”意盖诋谦与石亨辈。谦疏辨,言:“概责边报不实,果有警,不奏必致误事。德胜门外官军升级,惟武清侯石亨功次册当先者万九千八百余人,及阵亡三千余人而已,安所得六万之多?通以为滥,宜将臣及亨等升爵削夺。有如韩信、穰苴者,乞即命指荐,并罢臣营务,俾专治部事。”疏下廷议。廷臣共言谦及石亨、杨洪实堪其任;又谓通志在灭贼,无他。帝两解之。寻敕谦录功,不得如从前冒滥,盖因通言而发也。给事中覃浩等言通本以知兵用,不宜理院事,乃解其兼职。
塞上军民多为寇所掠。通请榜诸边能自归者,军免戍守三年,民复徭役终身。又请悬封爵重赏,募能擒斩也先、伯颜帖木儿、喜宁者。已,又言:“古之将帅务搜拔众才,如知山川形势者可使导军,能腾高越险者可使觇敌,能风角鸟占者可使备变。今军中未见其人,乞敕廷臣各举所知,命总兵官杨洪、副将孙镗同臣考验。”诏皆行之。
宣府有警,总兵官朱谦告急。廷推都督同知范广帅兵往,以通提督军务。寇退,驻师怀来、宣府,以边储不敷,召还。六月,于谦以山西近寇,请遣大臣往镇,杨洪亦乞遣重臣从雁门关护饷大同。帝以命通。通不欲行,请得与谦、洪俱。谦言国家多难,非臣子辞劳之日,奏乞躬往。帝不允,卒命通。通本谦所举,而每事牴牾,人由是不直通。
二年召还,仍赞军务。东宫改建,加太子少保。上言:“贡使携马四万余匹,宜量增价酬之。价增则后来益众,此亦强中国弱外裔之一策。”帝以所贡马率不堪用,若增价正堕贼计,寝通奏。四年进右都御史,赞军务如故。
通好大言,遇人辄谈兵。自陈杀贼功,求世袭武职,为给事中王竑所劾。帝释不罪。天顺初,自陈预谋迎驾,恐为石亨等所掩,乃授其二子所镇抚。三年致仕。成化六年卒。赐祭葬如例。
罗绮,磁州人。宣德五年进士。英宗即位,授御史,按直隶、福建,有能名。
正统九年参赞宁夏军务。逾年当代,军民诣镇守都御史陈镒乞留。以闻,命复任。寻擢大理右寺丞,参赞如故。常以事劾指挥任信、陈斌。二人皆王振党。十一年四月,信、斌讦绮不法事,下总兵官黄真覆核。真谓绮常詈宦官为“老奴”,以激怒振。召还京。法司拟赎,振改令锦衣卫再鞫。指挥同知马顺锻炼成狱,谪戍辽东。景帝立,绮诉冤,不听。寻用尚书于谦、金濂荐,召复故官,进右少卿,副李实使瓦剌。
上皇还,以劳擢刑部左侍郎。明年二月,出督云南、四川军储。已,代寇深镇守松潘。贼首卓劳纠他寨阿儿结等频为寇,绮擒斩之。土官王永、高茂林、董敏相仇杀,守将不能制。绮捣永巢诛之。又败黑虎诸塞番,斩馘三百五十。在镇七年,威名甚震。
天顺初,召为左副都御史,以功赐二品禄。御史张鹏、杨瑄劾石亨。亨谓绮与右都御史耿九畴使之,并下狱,降广东参政。绮鞅鞅未赴。明年闰二月,绮乡人告磁州同知龙约自京还,与绮言天子仍宠宦官,刻香木为王振形以葬。绮微笑云:“朝廷失政,致吾辈降黜。”奏上,捕绮下吏,坐死。籍其家,陈所籍财贿于文华门示百官。家属戍边,妇女没入浣衣局。宪宗立,赦为民,还其资产。
时与绮先后镇四川者,张固,字公正,新喻人。宣德八年进士。正统初,授刑科给事中。改吏科,奉命抚裕州流民。景泰改元,给事中李实请于四川行都司设镇守大臣,乃迁固大理右少卿,镇建昌。有政绩。三年还理寺事。山东盗起,奉命督捕。适霖潦灾,流人载道,固尽心振衅,盗贼弭散。还,卒于官。固在谏职敢言,大臣多被弹劾,又劾都御史陈镒等举属官出身掾吏者为知府。自是掾吏不得历知府,著为例。英宗将北征,偕同官疏谏。复辟,追念之,已卒。遣使谕祭,官其一子。子黼,仕至广西按察使。
张瑄,字廷玺,江浦人。正统七年进士。授刑部主事,历郎中,有能声。
景泰时,赐敕为吉安知府。俗尚巫,迎神无休日。瑄遇诸途,设神水中。俄遘危疾,父老皆言神为祟,请复之。瑄怒,不许,疾亦愈。岁大饥,陈牒上官,不俟报,辄发廪振贷。
居八年,用荐擢广东右布政使。广西贼莫文章等越境陷连山,瑄击斩之。又破阳山贼周公转、新兴贼邓李保等。既而大藤峡贼频陷属邑,瑄坐停俸。成化初,韩雍平贼,录瑄转饷劳,赐银币,给俸如初。瑄按行所部,督建预备仓六十二,修陂塘圩岸四千六百,增筑广州新会诸城垣一十二。民德瑄,惟恐其去。既转左布政使,会满九载,当赴京,军民相率乞留。巡抚陈濂等为之请,乃仍故任。
八年始以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。平贼林寿六、魏怀三等。福安、寿宁诸县邻江、浙,贼首叶旺、叶春等负险。瑄捕诛之,余尽解散。帝降敕劳之,改抚河南。议事入都,陈抚流民、振滞才十八事,所司多议行。黄河水溢,瑄请振,且移王府禄米于他所,留应输榆林饷济荒,石取直八钱输榆林,民称便。
还理院事。寻迁南京刑部侍郎。久之,进尚书。二十年,星变,被劾,帝弗问。居三年,给事御史复劾之,遂落职。孝宗立,复官,致仕。张鹏,字腾霄,涞水人。景泰二年进士。授御史。上疏言:“怀利事君,人臣所戒。比每遇圣节,或进羊马锦绮,交错殿廷。自非贪贿,安有余财充进奉?且陛下富有四海,岂借是足国哉?宜一切停罢,塞谄谀奔竞之途。”疏凡四事,帝颇采用。出按大同、宣府,奏:“两镇军士敝衣菲食,病无药,死无棺。乞官给医药、棺槥,设义冢,俾飨历祭。死者蒙恩,则生者劝。”帝立报可,且命诸边概行之。奏停淮、扬征赋,给牛种。
天顺元年,同官杨瑄劾石亨、曹吉祥。鹏亦偕刘泰、魏瀚、康骥论劾。俱得罪,下诏狱。诸御史多谪官,而鹏、瑄戍辽东。顷之赦免,复戍南丹。宪宗立,廷臣交荐,召复原官。寻超擢福建按察使。
成化四年,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,剿蛮寇有功。其冬罢巡抚官,命还理南京都察院事。改督漕运,兼抚淮、扬四府。寻解漕务,专理巡抚事。复还南院,进副都御史,巡抚宁夏。召还,历兵部左、右侍郎。
十八年代陈钺为兵部尚书。守珠池宦官韦助乞往来高、肇、琼、廉,会守巡官捕寇。鹏执不可,帝竟许之。南北印马,率遣勋臣、内侍,后以灾伤止遣御史。是年,帝复欲遣内侍,鹏等执不可。帝勉从之,命俟后仍如故事。镇守大同中官汪直言小王子将大举,请发京兵援。鹏等言:“大同士马四万已足用,所请宜勿许。且京军困营造,精力销沮,猝有急,何以作威厉气,请悉停其役。”诏可。寻加太子少保。
鹏初为御史,刚直尚气节,有盛名。后扬历中外,惟事安静。群小窃柄,阁臣万安、刘吉辈专营私,鹏循职而已,不能有所匡救。二十一年,星变,鹏偕僚属言:“传奉武职至八百余人,乞悉令闲住,非军功毋滥授。四方镇守、监枪、守备内官,非正统间原设者,悉宜召还。”廷臣亦交以请,下兵部复核。鹏畏中官,不敢坚其议,帝遂尽留之。时论皆咎鹏。奸民章瑾献珍宝,得为锦衣镇抚。理刑缺,鹏所上不允。知帝意属瑾,即推用焉。台谏劾大臣不职者多及鹏,鹏力求去,遂赐敕给驿以归。弘治四年卒。谥懿简。
李裕,字资德,丰城人。景泰五年进士。授御史。天顺中,巡按陕西,上安边八事。石彪滥报首功,诏裕核实。彪从父亨以书抵裕,裕焚之,以实闻。亨亦旋败。由是有强直声。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,惟裕不为屈。
以才擢山东按察使。重囚二百余人,或经十余年未判,裕旬月间决遣殆尽。大岘山贼寨七十余,裕捕戮其魁,纵胁从,除其逋负,乱遂平。
成化初,迁陕西左布政使,入为顺天府尹。政声大著。进右副都御史,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诸府。浚白塔、孟渎二河以便漕。张秋南旺及淮安西湖旧编木捍冲激,劳费无已。裕与郎中杨恭等谋,易以石,遂为永利。淮、凤方饥,而太仆征预备马二万匹。裕论罢之。在淮六岁,每岁入计事,陈利病,多施行。父忧归,服除,留佐院事。
十九年代戴缙为右都御史。缙附汪直,尝请复立西厂者也,在台纲纪不立。裕欲振之。御史有过,或遭箠挞,由是得谤。汪直败,偕副都御史屠滽请雪诸忤直得罪者。帝不悦,夺俸。又坐累,调南京都察院。考绩赴都,留为工部尚书。
初,吏部尚书尹旻罢,耿裕代之。以持正不为万安所喜。而李孜省方贵幸用事,欲引乡人,乃协谋去耿裕,以裕代之。裕本廉介负时望,以孜省故,名颇损。其铨叙亦平。故事,考察目有四:曰老疾,曰罢软,曰贪酷,曰不谨。裕言:“人材质不同。偏执类酷,迟钝类软。乞立‘才力不及’一途,以寓爱惜人才之意。”帝善之,遂著为令。考宗立,言官交章劾裕进由孜省。裕不平,为《辨诬录》,连疏乞休去。正德中卒,年八十八。
赞曰:王彰等或以性行未纯,为时訾议。综其生平,瑕瑜互见。然扬历中外,劳绩多有可纪。《书》称“与人不求备”,《春秋》之义“善善长”,则诸人固不失为国家干济材欤。
作者:佚名
王彰,字文昭,郑人。洪武二十年(1387),获得乡荐,补为国子监生。他出使山东平价收购粮食时,有廉洁能干的名声,因此被升为吏科源士。过了一年,改为给事中,累升为山西左参政。
永乐五年(1407),他被召回任礼部侍郎。父亲去世,守孝期满后,他改到户部。陕西发生严重瘟疫,他奉命出使祭祀西岳。新安百姓卖子女交纳赋税,王彰上奏免除当地赋税,并赎回所卖的子女。改任右副都御史。
陕西佥事马英激肃州番人为乱,杀死御史和都指挥。王彰弹劾马英,处以极刑。他又弹劾御史陈孟旭受贿枉法、文献盗取银税、金吾指挥李严逐出母亲而不赡养,三人都被判死刑。他所弹劾的其他人还很多。十一年(1413),随从皇上北巡。王彰有已八十余岁的老母,皇上命他回去探视,并赐给他的母亲冠服和金币,对他说:“君子居官不忘亲,居家不忘君。凡所经过的地方,百姓是否安居,官吏是贤或不肖,你都要报告上来。”王彰回来后,所奏的事很合皇上心意。不久,他升为右都御史。
十九年(1421),皇帝派廷臣二十六人巡抚天下,王彰和给事中王励前往河南。终明一代,大臣得巡抚本人乡土的,只有王彰和叶春。河南发生水灾,百姓多流亡,当地长官不进行抚恤。王彰上奏废黜了一百余名贪婪刻薄的官员,停罢不紧迫的征敛等十多件事,招回流民,发放仓米赈济,使许多人活了下来。回朝后,皇上命他督运粮饷北征。仁宗即位后,黄河漫进开封城,命王彰与都指挥李信前往赈济和抚恤。
宣德元年(1426)五月,命王彰从良乡到南京巡抚军民。不久因他所提的都是平常之事,皇上颁敕令严厉责备他,令他详尽地论述当地的利病上报。皇上又对侍臣说:“两京相距数千里,通过驿路往来的使者频繁,有时遇到水旱之灾,朝廷使者回来或且御史出去巡历,都不告诉朝廷,所以这才派王彰前往巡视。现在他所上奏的多是细小的事情。大臣如此,朕还指望谁?诸位爱卿都应该理解朕的心意,君臣同体,不要有所疑虑。”不久把王彰召回,命他与都督山云巡视山海关到居庸关各个关隘。过了两个月他回来了,上奏有的将士擅自离开岗位,皇上命将他们逮捕治罪。皇上于是命兵部每隔三个月就派御史、给事中前去检查。第二年四月王彰在任上去世。
王彰对自身要求极为严厉,从不搞请托、拉关系,但他执法过于苛刻。他的母亲多次说他,但他不能改。当时刘观为左都御史,人们都说王彰公而不恕,刘观私而不刻。
魏源,字文渊,建昌县人。永乐四年(1406),中进士,被授予监察御史。他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诬陷案,上奏减免浙东临海渔税。他巡按陕西时,西安发生严重瘟疫,他治活了许多人。他上奏说:“各府粮仓积储粮食一千九十余万石,足可支用十年。现在百姓遭受瘟疫,妨碍了农事,请允许交纳钱钞以代替一半的两税。”皇上听从了。凉州土寇将要作乱,魏源亟请剿灭,贼乱遂被平息下去了。他两遭亲丧,不待守孝期满,便被召回任事。洪熙元年(1425),他出任浙江按察副使。
宣德三年(1428),把他召回任代理刑部右侍郎。五年,河南发生旱灾,百姓多流离失所。皇上因魏源廉正有为,任命他为左布政使,让他乘驿车赶去赴任。当时侍郎许廓前往安抚,朝廷又建议起用在家守孝的布政使李昌祺,给他恢复原官。魏源与许廓、李昌祺发放粮仓储粮,免除拖欠的赋税杂役,使流民又逐渐回来了。而这时雨也降下来了,当年获得大丰收。三年后,他被召回,任为刑部左侍郎。第二年,永丰百姓夏九旭等人占据大盘山作乱,皇上因魏源是江西人,命他前往招抚,都督任礼率兵跟在他的后面。他们还没到,官军已擒获夏九旭,皇上便命两人到四川采木材,兼整治边务。
英宗即位后,他升为尚书。正统二年(1437)五月,命他整治大同、宣府各边防,允许他相机行事。魏源派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,以杨洪为副,弹劾万全卫指挥杜衡,将他贬戍广西。第二年,他上奏大同总兵官谭广年老,皇上命黄真、杨洪充任左右参将协助镇守,为此将领们肃然。他巡行天城、朔州各险要地区,令将吏分别守卫;设威远卫,增修开平、龙门城,从独石到宣府,增设烽火台。他还免除屯军一年的租税,储备火器以备边防之用,而那些倚仗权贵得以逃避兵役的人,魏源也全部把他们搜回充入部队。不久因宣府、大同军务长期废弛,魏源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春,而推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。朝廷因于谦正巡抚山西、河南,不同意。于是言官以魏源巡边擅自更换大臣作为他的罪过,联合上书弹劾他。他们还说魏源任御史时曾犯有贪污罪,却还冒领诰命。皇上因魏源有劳,不问。他办完事后回朝,与都御史陈智在办公室里对骂。陈智上报,皇上下诏责备二人。
当年闹干旱,魏源整理疑案上报,并请推行于天下。回报说可。旋即他犯判案不当之罪,与侍郎何文渊都被投进监狱。后来得到宽宥,又因上奏辽王朱贵火合的罪状时,不提到他内乱的事情,与三司官员都被关进监狱。过了几个月,被释放复职。
魏源在刑部时间很长,对案件的判决多比较平恕。陕西佥事计资说,武臣所犯的杂犯等罪,应给予一半俸禄,贬戍极边之地。魏源因他所说的过于严酷,上奏止住了这种做法。郎中林厚提出应禁止无理狡猾的诉讼、告发,以及选择理刑官、处理重犯务必凭赃物证据等四项建议,都因魏源的意见得以施行。六年(1441),因他脚有病,皇上命他仅在初一和十五日朝见。八年,他退休。去世。
金濂,字宗瀚,山阳人。永乐十六年(1418),中进士,被授予御史。宣德初年,他巡按广东,最为廉洁能干。后来改巡按江西、浙江。因没能把大盗抓获,被免职。盗贼就擒后,他才得复官。他曾说郡县官员贪污,应敕令按察司、巡按御史考察廉洁能干的人,就如洪武年间的做法那样,再派使者去慰劳和奖赏,这样则官员清浊自分,守法而有治绩的官员也受到鼓励。皇上嘉许采纳了他的建议。因受推荐他升为陕西副使。
正统元年(1436),他上书请将各卫的缺官补上,增加宁夏守兵,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。这些建议多得讨论实行。三年,他升为佥都御史,参赞宁夏军务。金濂有心计,善于筹划,西陲安然。宁夏旧有五条水渠,而鸣沙洲七星、汉伯、石灰三渠已经淤塞。金濂请疏通它们,可灌溉荒芜之田一千三百余顷。当时皇上下诏令富民输运粮食助边,运送一千石以上的可得玺书褒奖。金濂说边防地区粮食很贵,请对达不到这个数目的人也进行表彰,边粮储备因此得到充实。六年,诏令佥都御史卢睿与金濂轮换守边。第二年,卢睿被召回,金濂又出去镇守。不久进升他为右副都御史,再次与卢睿轮换守边。
八年秋他任为刑部尚书,侍奉讲经筵。十一年,安乡伯张安与他的弟弟争俸禄,皇上下诏逮捕处治他们。法司与户部相互推诿,言官弹劾金濂与户部尚书王佐,右都御史陈镒,侍郎丁铉、马昂,副都御史丁王睿、程富等人。他们都被投进监狱,过了几天才放了出来。
福建贼邓茂七等人作乱,都督刘聚、都御史张阶去征讨,不胜。十三年(1448)十一月,朝廷大发兵,命宁阳侯陈懋等人为将军前往征讨,用金濂参赞军务。他们到达时,御史丁蠧已大破贼人,邓茂七死,其余的贼人拥戴他哥哥的儿子邓伯孙占据九龙山,抵抗官军。金濂与众人商议,便用弱兵引诱他们出来,而埋伏的精兵便攻入他们的堡垒,于是擒住了邓伯孙。皇上于是调张阶去讨伐浙江之寇,而留下金濂扫平还没攻下的其余贼人。正值英宗被俘,军事紧急,金濂被召回。议论者纷纷弹劾金濂无功,景帝不问,加封他为太子宾客,支给二职俸禄。不久他改任户部尚书,进封为太子太保。
当时四方用兵,粮饷需要紧迫,金濂全面安排计划,提出十六项节减开支的建议上奏实行,国家用度得以不缺乏。不久,上皇回来了,也先请如先前派遣使者往来,皇上坚决拒绝。金濂一再上疏劝谏,皇上不听。当初,皇上即位时,下诏免除景泰二年(1451)全国租税的十分之三。金濂传檄有关官员,只减征米麦,其他折收银两和布匹丝帛的照旧征收。三年二月,学士江渊对皇上谈到此事,皇上命户部调查处理。金濂心中惭愧,抵赖说没有。给事中李侃等人请询问天下有关官员违反诏令的原因。金濂担心事情败露,便说:“银两布匹和丝帛,诏书上没写明,如果一概减免,国家用度怎够开支?”于是给事中和御史都弹劾金濂失信于民,使人民怨恨国家,并且还揭发了他的阴事。皇上想宽宥他,而李侃和御史王允极力反对,遂把他关进都察院监狱。过了三天把他放了出来,削去太子太保之衔,改到工部。吏部尚书何文渊说理财非金濂不可,于是又调他回户部。金濂上疏自述,顺便请求退休,皇上安慰挽留他。东宫太子建立后,恢复金濂太子太保之衔。不久他又提出节减军匠和僧道人员过滥的食粮等十项建议上奏。五年,他在任上去世。以军功追封他为沭阳伯,谥荣襄。
金濂刚毅果断,有才干,但对待属下多暴怒。在刑部时,他执法过严。到他任户部尚书时,正值用兵,国家财物短缺,颇采取厚敛的办法来保证供给。
罗通,字学古,吉水人。永乐十年(1412),中进士。被任为御史,巡按四川。都指挥郭斌贝与清军御史汪淋中勾结为奸,罗通上奏弹劾,将他们逮捕治罪。三殿失火,他与同官何忠等人极力指出时政的失误。因为违逆了皇上的心意,他被派出任交趾清化州知州。
宣德元年(1426),黎利造反,王通战败,擅自传檄割让清化州以南的各城给贼人。当时贼人正包围清化,罗通与指挥打忠坚守,乘隙击破贼人,杀伤很多。贼将逃走后,而王通的檄书也送到了,罗通说“:我们杀了很多贼人,如果出城肯定不能得到保全,与其就擒,不如尽忠而死。”于是与打忠便固守清化城。贼人久攻不下,便令降将蔡福去劝降,罗通登城大骂。贼人知道该城不可攻取,便引兵退走。罗通回京后,宣宗对他大加奖励和慰劳。他改任户部员外郎,出京办理宣府军饷。他上奏说“:朝廷把粮饷储存在开平,令每名士兵运一石,又应当以骑兵护行,这样一算,每运一石要花费二石七斗。现在军民多愿意输运粮食到边塞以换盐,请减去旧法所运粮食的五分之二,交由军民输运,这样则人民乐意输运,粮饷充足而士兵又不至于疲惫。”皇上批准了。
正统初年,罗通升为兵部郎中,随尚书王骥整饬甘肃边务。他又随从大军在兀鲁乃击破敌人而还,因贪污淫乱之事被王骥察觉。王骥派罗通上奏边防情况,遂即上疏报告罗通的罪行。罗通被投进监狱,贬任广西容山闸官。后来,调任东莞河泊所官。九年(1444),都督佥事曹俭推荐罗通有文武之才,乞请收用他。吏部反对。
景帝监国时,因于谦、陈循的推荐,起用罗通为兵部员外郎,守居庸关。不久进升为郎中。皇上即位后,他进升为右副都御史。也先侵犯京师,他的别部攻打居庸关很急。天气非常冷,罗通取水灌入城墙,水结冰后非常坚固,敌人无法靠近。七天之后敌人退走,罗通追击打败敌人。
景泰元年(1450),他被召回。当时杨洪提督京营部队,皇上命罗通参赞军务兼理都察院事务。他说“:各边塞来报警,大多由于守将害怕征调,所以粉饰欺骗以迷惑朝廷。遇到数十个贼人,便声称杀败数千人。先前的德胜门等城门外之战,不知道斩首到底有多少,而得到升官的有六万六千余人。皇上车辇之下尚且如此,何况塞外。而且韩信出身于行伍,穰苴被提拔于寒微之中,应该在将士中广搜像韩信、穰苴这样的人,参与讨论军事。像现在那些腰缠玉带、头插貂尾的人,都是苟全性命保爵禄之辈,憎贤忌才,他们能说而不能干,不足以参与军事。”这意思是攻击于谦和石亨等人。于谦上疏申辩,他说:“一概责备边报不实是不对的,如果真的有警报,不上奏必然误事。德胜门外官军得到升级的,只有武清侯石亨的立功簿上所记的当先抗敌的一万九千八百余人,以及阵亡的三千余人而已,哪来的六万多人那么多?罗通夸大数字,是想削夺将臣和石亨等人的升赏和封爵。如果有韩信、穰苴这样的人,即命他们推荐。并请罢免臣所管的军营事务,使臣专治兵部事务。”皇上把该奏疏交大臣在朝廷上讨论。廷臣都说于谦和石亨、杨洪确实胜任本职事务,并说罗通此举是志在灭贼,没别的意思。皇上对双方都宽容了,不久敕令于谦登记功劳,说不得像先前那样出现冒领和滥给的现象,这大概是因为罗通的话而发的。给事中覃浩等人说罗通本是因为懂得军事而被起用,不宜让他掌管都察院事务,于是皇上解除他的兼职。
塞上军民多被敌寇所抢掠。罗通请出榜通告各边塞能够自己回去的人,是士兵的免除戍守边疆三年,百姓则免除徭役终身。他又请悬封爵和重赏,招募能擒获斩杀也先、伯颜帖木儿、喜宁的人。后来,他又说:“古代的将帅都努力搜求各方面的人才,了解山川形势的人可以让他为部队带路,能够翻高越险的人可以让他去侦察敌情,能够卜凶问吉的人可以用他来应付突变情况。现军中不见用到这样的人,请敕令廷臣各推举他所了解的人才,命总兵官杨洪、副将孙镗同臣一起考察他们。”诏令全部实行。
宣府有警报,总兵官朱谦告急。廷臣推举都督同知范广率兵前往,以罗通提督军务。敌寇退走,官军驻扎在怀来、宣府,因边地储粮不够,皇上把他们召回。六月,于谦因山西靠近敌人,请派大臣前往镇守,杨洪也请派重臣从雁门护送粮饷到大同。皇上命罗通去,罗通不想去,请能与于谦、杨洪一起去。于谦说国家目前多难,不是做臣子的推辞劳苦的时候,上奏请亲自前往。皇上不许,最后还是命罗通去。罗通本是于谦所推荐,而每事总是与于谦癥牾,人们因此认为罗通不正直。
二年(1451),罗通被召回,仍任参赞军务。东宫太子改换后,他被加封为太子太保。他上书说“:朝贡使者带来四万多匹马,应量增价钱来酬报他们。价钱增加了以后来的就更多,这也是强中国而弱外裔的一条策略。”皇上因他们所贡的马匹都不堪用,如果增价则正中敌人之计,便压下了罗通的建议。四年,进升他为右都御史,仍为参赞军务。
罗通喜欢吹牛,遇到人总是谈军事。他自陈自己有杀敌之功,求世袭武职,被给事中王..所弹劾。皇上宽宥了他。天顺初年,他自陈参预策划迎接圣驾,恐怕被石亨等人所掩盖,于是皇上授予他的两个儿子为所镇抚官。三年(1459),他退休。成化六年(1470)去世。皇上依例赐给祭葬。
张瑄,字廷玺,江浦人。正统七年(1442),中进士。被授予刑部主事,历任郎中,有能干的名声。
景泰初年,皇上赐给敕书任他为吉安府知府。当地风俗崇尚巫神,每天都搞迎神活动。张瑄在路上遇到这种活动,把神投进水中。不久他患了危病,当地父老都说是神在作祟,请恢复迎神。张瑄大怒,不许,后来病也好了。发生严重饥荒,他发文请示上级,不等回报,便先发仓米赈济。
八年后,他受推荐升为广东右布政使。广西贼莫文章等人越境攻陷连山,张瑄攻击斩杀了他。他又击破阳山贼周公转、新兴贼邓李保等人。后来大藤峡之贼接连攻陷他所管辖的县城,张瑄被停支俸禄。成化初年,韩雍讨平贼人,给张瑄记转运粮饷之功,皇上赐给他银币,重新支给俸禄。张瑄巡视所辖地区,监督建了六十二座预备仓,修建陂塘圩堤四千六百处,增筑广州、新会等十二座城垣,百姓很感激他,惟恐他离去。他转为左布政使后,正值九年任满,应当赴京师,军民相继请求他留下。巡抚陈濂等人也为他请求,于是仍让他任原职。
成化八年(1472),他才以右副都御史之衔巡抚福建。他讨平了林寿六、魏怀三等贼人。福安、寿宁等县邻近江西、浙江,贼首叶旺、叶春等人据险作乱。张瑄将他们抓获并诛杀,其他人全部解散。皇上颁敕书慰劳他,改巡抚河南。他因议事入京师,上书提出安抚流民、发现遗漏人才等十八项建议,有关部门多讨论实行。黄河水漫过堤坝,张瑄请赈济,并将王府的禄米移到别的地方,留下应输运到榆林的粮饷来赈济饥荒,每石取八文钱的价钱输运到榆林。百姓都说很方便。
他回京管理都察院事。不久升为南京刑部侍郎。后来,升为尚书。二十年(1484),有星变,他被弹劾,皇上不问。过了三年,给事中和御史又弹劾他,遂被撤职。孝宗即位后,他得复官。退休。
张鹏,字腾霄,涞水人。景泰二年(1451),中进士。被授予御史。他上书说“:为了私利去侍奉君王,是人臣所戒。现在每逢圣上生日,人们进献羊马锦绮,交错于殿廷之上。如果不是贪污受贿,怎么会有余财来进奉?况且陛下富有四海,怎么会借这些东西来足国呢?宜停罢这一切,堵住阿谀奉承和奔走请托之途。”他的奏疏共提了四项建议,皇上颇加以采用。出去巡按大同、宣府时,他上奏说“:两镇的士兵敝衣蔬食,病了没药,死了没棺材,乞请国家拨给医药和棺材,设立义冢,使他们享受供祭,死者蒙恩,这样则生者会受到鼓舞。”皇上立即回报批准,并且命各边镇都实行。他还上奏停征淮安、扬州的赋税,拨给耕牛和种子。
天顺元年(1457),同官杨蠧弹劾石亨、曹吉祥。张鹏也和刘泰、魏瀚、康骥一起弹劾。他们都得了罪,被投进诏狱。御史们多被贬官,而张鹏、杨蠧被遣去戍守辽东。不久被赦免,但又戍守南丹。宪宗即位后,廷臣纷纷推荐他。皇上把他召回复官,不久超升他为福建按察使。
成化四年(1468),他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广西,剿蛮寇有功。这年冬天撤消巡抚官,命他回去管理南京都察院事务。后来改为总督漕运,兼巡抚淮安、扬州等四府。不久他解去漕运职务,专管巡抚事务。他又回南都察院,进升为副都御史,巡抚宁夏。被召回后,历任兵部左、右侍郎。
十八年(1482),他取代陈钺任兵部尚书。守卫珠池的宦官韦助请求往来高州、肇庆、琼州、廉州,会同守巡官员捕寇。张鹏反对,皇上竟答应了韦助的请求。南北方印马,都是派勋臣和宦官去,后来因为灾荒只派御史去。这一年,皇上又想派宦官去,张鹏等人反对,皇上勉强听从了,命令等以后仍恢复旧例。镇守大同的宦官王直说小王子将大举入侵,请调发京兵增援。张鹏等人说:“大同战士马匹四万,已足够用,他的请求不宜批准。并且京军被土木工程所困,精力消损,万一仓卒有紧急情况,怎能用他们显威风和激励士气?请停罢京军所承担的劳役。”诏令说可。不久加封他为太子少保。
张鹏初任御史时,刚正而尚气节,有盛名。后来历任中外官职,只追求政治安静,明哲保身。小人们盗窃威权,内阁大臣万安、刘吉之辈专营私利,张鹏只是循职而已,不能有所匡正和补救。二十一年(1485),有星变,张鹏偕同他的属官上书说“:传奉武职官员达八百余人,请令他们全部闲住,不是立有军功不要滥授官衔。四方的镇守、监枪、守备宦官,不是正统年间所设的,都应把他们召回。”廷臣也纷纷请求,皇上交兵部重新考察。张鹏害怕宦官,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,皇上于是把那些宦官全部留下了。当时舆论都指责张鹏。奸民章瑾献上珍宝,得任锦衣卫镇抚官。理刑官出缺,张鹏所推荐的皇上不批准。他知道皇上看中章瑾,即推荐他。台谏官员弹劾不称职的大臣时多提到张鹏,张鹏极力请求离去。皇上于是赐给敕书,发给驿车让他回去。弘治四年(1491),他去世,谥懿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