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昔古文网 今昔古文网首页
古诗 名句 典籍 诗人 名言 成语

公孙丑章句下·第十二节

作者:佚名

  孟子去齐。尹士语人曰:“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,则是不明也;识其不可,然且至,则是干泽也。千里而见王,不遇故去。三宿而后出昼,是何濡滞也?士则兹不悦。”高子以告。 

  曰:“夫尹士恶知予哉?千里而见王,是予所欲也;不遇故去,岂予所欲哉?予不得已也。予三宿而出昼,于予心犹以为速。王庶几改之。王如改诸,则必反予。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,予然后浩然有归志。予虽然,岂舍王哉?王由足用为善。王如用予,则岂徒齐民安,天下之民举安。王庶几改之,予日望之。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?谏于其君而不受,则怒,悻悻然见于其面。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?” 

  尹士闻之曰:“士诚小人也。”

孟子·公孙丑章句下·第十二节译文及注释

作者:佚名

译文
  孟子离开齐国,有个叫尹士的人就对别人说:“不能识别齐王是不可以成为商汤王和周武王,就是不明白世事;如果能识别其不可以,但是又来了,那就是想要求取国君的恩惠。行走了千里路来见齐王,得不到赏识所以又走了,在昼地住宿了三天才走,是何等的想长期滞留在齐国,我最不高兴的就是这种人。”
  高子把这个话告诉了孟子。
  孟子说:“那个尹士怎么能知道我呢?不远千里来见齐王,是我的愿望!不得赏识而离开,怎么能是我希望的呢?我是无可奈何呀。我住了三天才离开昼地,在我心里仍觉得快了,就是希望齐王能改变。齐王如果改变,那就会反过来找我。而我离开昼地,齐王没有来追赶我,我这才产生了很多回家的感想。我虽然这样做,怎么是舍去齐王呢?这是齐王遵照足用为善的原则,齐王如果使用我,我怎么会只是让齐国的人民能安居乐业?全天下的人民都可以安居乐业了。就是希望齐王能改变,我才每天盼望着。我难道象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小人吗?向国君进谏言而不被接受,就发怒,怨恨失意的神色露在脸上,离开时就要拚命尽力后才住宿吗?”
  尹士听说孟子这番话后,说:“我才是一个小人呀!”

注释
1.尹士:齐国人。
2.干:《书·大禹谟》:“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,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。”《诗·周南·兔罝》:“赳赳武夫,公侯干城。”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:“师干之试。”《诗·大雅·旱麓》:“岂弟君子,干禄岂弟。”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张学干禄。”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其欲干酒肉之味邪?”《荀子·议兵》:“皆干赏蹈利之兵也。”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伊尹为宰,百里奚为虏,皆所以干其上也。”这里用为求取之意。
3.泽:《书·多士》:“殷王亦罔敢失帝,罔不配天其泽。”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泽及万世而不为仁。”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饰非而好,玩奸而泽,言辩而逆。”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周泽未渥也,而语极知。”《史记·西门豹传》:“故西门豹为邺令,名闻天下,泽流后世。”这里用为恩泽、恩惠之意。
4.濡:《易·夬·九三》:“壮于頄,有凶。君子夬夬独行,遇雨,若濡,有愠;无咎。”《易·既济·初九》:“曳其轮,濡其尾,无咎。”《字汇·水部》:“濡,滞也。”这里用为滞留之意。
5.滞:《国语·鲁语》:“敢告滞积以纾执事。”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且眩瞀滞疾,不堪久待。”这里用为久,长期之意。"
6.高子:孟子的学生。
7.浩:《书·尧典》:“咨!四岳,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”《书·益稷》:“洪水滔天,浩浩怀山襄陵,下民昏垫。”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丧祭有余曰浩。”《字林》:“浩,遶也,水大也。”《广雅》:“浩,浩流也。”这里用为“多”之意。
8.由:《书·武成》:“乃反商政,政由旧。”《书·康诰》:“乃由裕民。”《诗·小雅·宾之初筵》:“匪言勿言,匪由勿语。”《诗·大雅·假乐》:“不愆不忘,率由旧章。”高亨注:“由,从也。”《诗·大雅·抑》:“无易由言,无曰苟矣。”《论语·泰伯》:子曰:‘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’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由水之就下,沛然谁能御之?”《荀子·修身》:“凡用血气、志意、知虑,由礼则治通,不由礼则勃乱提僈。”这里用为遵从,遵照之意。
9.悻悻然:怨恨失意的样子。

孟子·公孙丑章句下·第十二节读解

作者:佚名

  孟子之采取辞职的行为方式,是因为他能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而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,因而他既不能象子思一样安心,也不能象泄柳、申详一样安身,所以他必然就要拒绝那个想替齐王挽留孟子的人了。